•  

    新聞動態

    工業興國,那中國鑄造業的前景如何?
    來源: | 作者:佚名 | 發布時間: 2021-11-07 | 1083 次瀏覽 | 分享到:

    在疫情肆溢的當下,不少外國工業訂單都流向了中國,目前中國工業比以往任何一個時間段都要備受矚目,那么中國工業的前景究竟如何呢?

    就拿我國工業中的大頭——制造業來說,我國的鑄造企業約有24000家,在數量上要遠超全球其他國家,但有一個通病,專業化程度低,集約化程度低,勞動生產率也較低。

    按往年水平來看,我國平均每年每人產出10噸,其中個別勞動生產率高的為30噸。而放眼世界,美國、德國則能達到46噸至60噸,日本則能達到60噸至85噸,即使是在疫情下有所緩和,但差距還是肉眼可見的。在我國,每個鑄造廠平均年產鑄件500多噸,在日本則為4700噸,德國為4300噸,美國為4280噸。除了產量以外,在鑄造機械化水平和模具精度、性能、配套性、可靠性水平上,我國也始終落后于發達國家,許多關鍵件、模具需要進口。

    我國鑄造行業仍處成長期,但目前在國家的規劃下,發展前景很好。一方面,國家將環保等方面不合格的鑄造廠關停,留下了更為優秀的鑄造大廠,其實這是一種優勝劣汰的自然結果,更能為行業做出正向的發展;另一方面,國家始終在有效調控鑄造原材的價格,避免過低或過高的情況,有效穩定住國內鑄造市場行情,為鑄造廠的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環境。

    并且,在當下環境外國大型鑄造企業紛紛通過直接投資或是并購,加大了在華投資力度。一方面提高了我國鑄造業的總體水平,另外一方面也增加了國內市場的競爭程度。

    可以預計未來鑄造業在以下方面將得到發展:
    (1)以機床工業、能源工業、石化工業及海洋工程為主要目標,以重、高、大、難為特點,開展重大技術裝備、鑄造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。
    (2)以汽車工業、航空航天及核能工業為主要目標,以強韌化、輕量化、精密化和高效化為特點,開展鑄鋼新材料、新工藝的研究。
    (3)為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率,增強我國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,開展鑄造過程自動化、柔性生產單元和系統及集成制造技術的研究。
    (4)大力發展提供鑄鋼工藝材料及輔料的專業化、現代化的企業。
    (5)發展綠色集約化鑄造,加大治理鑄造過程對環境污染的力度,加強對鑄造材料的再生和回用。

  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二三区_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